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开始迅猛累计,从2014年一季度末到2016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从6461亿元一路飙升到1.44万亿,增幅达122%,不良贷款率从1%上升至1.75%。
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现金流转,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不良贷款与不良资产
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不良资产是直接挂钩的。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而银行不良资产即是指不能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或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主要指的就是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
银行不良资产如何产生?
嘉丰瑞德小编查阅资料发现,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资料显示,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向传统老工业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对盲目重复建设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占银行资产的1/3;
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约占1/3;
9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改制形成的不良贷款约占1/3。
根据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不良资产的产生与经济体制的转型紧密相关。
此外,一些内外部因素也是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银行外部原发性因素包括:
1、借款人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缺乏还款意识;
2、政策因素,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经济波动频率高,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3、行政干预结果,主要表为地方政府迫使银行发放行政性贷款,削弱了贷款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形成坏账。
当然,银行产生不良资产与自身管理不善也有存在关联,比如决策失误、信贷人员违规放贷、贷款结构不合理等等,均可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累计。
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银行不良资产的新增有一部分是过去积累造成的。银行早些的贷款可能流入收益率较低或存在风险的行业,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这部分资产经过几年酝酿,最终变成了不良资产。”
不过,“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对银行来说,不良资产是毒瘤,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不良资产是机遇。在政策放开的当下,不良资产正在成为新的投资标的,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诺亚方舟NPA正是诸多投资者的“蜜糖”,该产品主要以评级较高的银行不良资产为标的,与国内AMC开展合作,资产均有抵押物作担保,投资收益也比较可观。
未来,在多变的市场行情下,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的不良资产投资或是下一个投资蓝海。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