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理财生活 > 正文

这些年,我们遇到的五件银行存款 “糟心事”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06 11:31:26

 “5储户2323万元存1年定期,取钱时却被银行告知存款单是假的”关于银行这类的新闻事件近些年是屡屡发生。

这些年,银行的日子也过的比较苦,在互联网金融及各理财金融机构冲击下,银行如今也会面临倒闭风险;存款利率一降再降,揽储不再容易;银行不良贷款坏账率一路走高;银行理财产品屡屡被曝“提前终止”……

我们的银行究竟怎么了?

1、钱存银行“不翼而飞”

在这几年,像银行5储户共计1.5亿元存款“不翼而飞”的类似事件屡屡被媒体报道,银行“内鬼”是罪魁祸首。而要想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银行首先应对内部员工更加严格管理;

对于我们自己,贪心不可有,不要相信所谓的高利息的“贴息存款”,既能拿到银行利息,又能额外得到高息。事实上,“贴息存款”早在2014年就被银监会禁止了。

2、钱存银行“越来越少”

“钱存银行没有用过,没给利息,钱反而越来越少了呢?我的钱都去哪里了?”相信这是很多人糊涂的地方。早些年,银行会对3个月内日均余额小于300元或500元的账户征收小额管理费,一般每季度3-5元。

还有我们自己开通的短信通知费,一般每月2元服务费,有些银行还有年费等等,这些服务费就在“蚕食”存款。这些年,银行取消了一些服务费。嘉丰瑞德私人财富管理中心陈总表示,我们自己要学会管理好银行卡,对于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卡一定要及时注销。

3、钱存银行“变保险”

这些年,钱存银行“变保险”的事件报道的最多。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度高,保险公司借助银行渠道推销保险,银行卖保险提成也高,因此也就出现了忽悠储户买保险的事件。

往往有些储户都不知道买的是保险,急用时钱取不出来才发觉问题。银行销售人员必须要向储户说明“这是一款保险产品“,不要侵犯储户的“知情权”。储户拿到合同时,要及时、仔细地阅读条款,一旦发现问题可在犹豫期(一般10天)内退保,不需要承担经济损失。

4、钱存银行买理财产品“终止了”

“提前终止”条款中,银行有对产品的提前终止权,常被他人称为“霸王条款”。不过,相信银行并非有意终止,只是迫于项目投资进展不顺,风险大,或是股市行情动荡等原因,为了防止风险加大,必须提前终止。

如果是这样,我们都能理解,也不想本钱拿不回来,不过这类的情况也希望银行少发生为好。至于储户,嘉丰瑞德私人财富管理中心陈总建议要认真看合同,如果有“提前终止”条款要谨慎投资,并做好风险防范的准备,稳利精选投资计划等稳健型产品也不失为另外靠谱投资品选择,总之“不要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

5、钱存银行遭遇“缩水”

先讲个生活小故事,一位大爷打麻将赢了200元,然后花100元买了10斤猪肉带回家给孙子吃,还剩下100元存入银行。1年后,大爷把100元取出来,还拿到了1.5元的利息,也去菜场买猪肉却发现,10斤猪肉如今需要110元,显然100元存银行1年缩水了10%(这个数据可能夸大了)。

这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率高于存款的利率的原因,就导致钱存银行“缩水”了。目前一年的存款利率低为1.5%,物价水平又高,钱不再适合存银行,必须做其他投资增值才行,比如购买国债,大额存单、稳利精选等稳健型投资品,收益率基本都要比存款利率高的多。

热门图片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