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去哪玩、去哪消费,自然是最大的主题。不过,对于假期消费的几个常见问题,你足够了解吗?
一、酒店、饭店“禁止自带酒水”这合理吗?
这个问题各方在法律上尚存在争议。消费者通常认为,餐饮企业应当在与消费者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不可作强制性的规定。
不过饭店、酒店方面的观点也很有说服力,他们认为如果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能自带菜,那么酒店就不能成为酒店了,这还能正常经营得下去吗?
另外他们还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选择权,应当理解为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的选择权,而并非消费者的任意权。
酒店、饭店里备有各种各样的酒水,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消费,而不能将这种选择扩大到自带酒水。
由此来看,客人有没有权力自带酒水这个话题的争议还是蛮大的。当然,现在有些地方的餐饮,也不明确禁止顾客自带酒水了,商家选择了提供其它高附加值的服务来赚钱。
二、促销拿到不合格的商品能退吗?
有人问促销拿到的商品质量太差,不合格,这能退吗?
目前相关规定是,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该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促销内容应该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的条件等。不得以保留最终解释权为由,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也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者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也不得降低促销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赠品等等。
由此来看,促销的商品是可以退的,不过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除外。
三、出问题直接找相关部门就可以维权吗?
不是的。如果没有消费凭证,相关部门对消费的投诉可能无法受理。
因此笔者建议消费者一旦发生纠纷,要投诉维权,首先要收集相关的消费凭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再找当地的旅游部门、工商部门或是消费者协会投诉。
四、出问题已过很长时间,维权还行吗?
应该说,部分“维权”是有时效性的,超过时限,维权就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国家对部分商品的维修、更换、退货的时间做了如下规定:
(1)“7日”规定
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2)“15日”规定
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规定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18种商品,如彩电、冰箱、自行车、空调、手表等,三包的有效期,整机分别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为1至3年。
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两年。
由此来看,即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也一定要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否则有理也会输掉官司。
五、应选择什么样的服务机构?
假日期间外出度假旅游,要选择信誉好、证照齐全、合法经营的旅行社。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确认旅游合同的相关条款,如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价格、保险条款等等。
在景点购物时要谨慎,要理性消费,并且主动索取有效购物凭证并保存相关证据。发现旅游服务问题时,要及时向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和消协投诉维权。
当然,面对假期期间也比较火的金融类的消费,比如互联网金融类,消费者在配置产品前,也要注意做好相关产品公司的背景调查工作。
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指出,对于一些承诺收益率过高、证照不全,不规范的平台,建议不要去投资,以防发生诈骗风险和兑付风险。
总之,五一旅游消费、假日消费只有多一个谨慎,才能多一些安全和多一些开心。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